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管理

2023年,聯光通依循ISO14064 1&14067/GHG Protocol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作業,預計於2024年8月取得艾法諾國際有限公司外部第三方查證/確信,2023年聯光通全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736噸CO2e,其中類別一直接排放占總量 3.74%,主要源於汽柴油公務車、製程排放; 類別二則占總量 17.35%,主要源於廠區/辦公室照明/製程設備用電。整體聯光通碳排放密集度較前一年度下降11%,主要因為2023年廠區進行台電契約容量調降及老舊機台汰換,導致用電量降低,未來廠區將透過例行性碳盤查追蹤聯光通之短中長期減碳目標達成情況,以為全球減碳盡一份心力。

 

近2年溫室氣體排放統計範疇一、範疇二 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密集度

  2022 2023
單位 tonCO2e % tonCO2e %
範疇一 92 14% 102 18%
範疇二 554 86% 475 82%
範疇一&二合計總量 646 100% 577 100%
範疇一+範疇二密集度
(CO2e/百萬營收)
0.79   0.84  
較前一年度提升/降低% #DIV/0! (11)%

註1:溫室氣體涵蓋範籌:新竹市東區研新四路12號、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73號2樓。
註2:溫室氣體係數引用: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113年版。
註3:盤查方法學:GHG Protocol、ISO14064。
註4:溫室氣體盤查範疇: 二氧化碳(CO2)、甲烷(次CH4)、氧化亞氮(N2O)、三氟化氮(NH3)、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共計7種溫室氣體。
註5:溫室氣體盤查採用營運控制法進行盤查。
註6:排放密集度 = (範疇一+範疇二排放二氧化碳總當量)/年度總營收。

年度範疇三排放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2 2023
單位 tonCO2e % tonCO2e %
類別三 運輸間接排放 - -% 249 12%
類別四 組織使用產品間接排放 1 100% 1910 88%
類別五 使用組織之產品間接排放 - -% - -%
類別六 其他間接排放
(CO2e/百萬營收)
- -% - -%
範疇三合計總量 1 100% 2159 100%

註1:聯光通自2022 年開始進行範疇三溫室氣體盤查,排放係數參考、學術論文、同類商品或Simarpro、環保署等資料。
註2:範疇三之盤查範疇涵蓋價值鏈中的上下游運輸與配送、員工通勤、處置固態和液態廢棄物、下游租賃資產、投資等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等項目。

廢棄物管理制度

聯光通之主要廢棄物源自於廠區製程所產生之事業廢棄物,主要為光纖電纜/被動元件製造程序光纖電纜/被動元件製造程序所產生之事業廢棄物,並含有少量有害廢棄物,主要源於光纖電纜製程過程所產出之副產物,有害廢棄物皆依循法規儲放至指定安全櫃,並由專人記錄每次產出與每月定期廢棄物產出及暫存申報,廢棄物皆委由第三方環境部合格清運商進行清運。而台北辦公室則僅有一般生活垃圾,廢塑膠、金屬及紙類依循友訊大樓訂定之廢棄物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並由友訊管理統一委託第三方合格清運商處理。
為避免自身營運之廢棄物對鄰近社區及生態造成負面衝擊影響,聯光通依循環境部建立廢棄物管制程序(QP 101),每年由廠務單位針對有害廢棄物清運商進行跟車稽核,並透過GPS追蹤廢棄物清運車輛之運送軌跡以確保廢棄物皆被妥善處置。
2023年聯光通共完成1家廢棄物清運商之跟車現地稽核,並未發現清運商廢棄物任意傾倒與違規事項,未來將持續針對清運商進行稽核,以維持廢棄物0違規之目標。

 

廢棄物價值鏈管理措施

廢棄物價值鏈管理措施
價值鏈上游–原物料 廠區每月針對進料統計
自身營運–辦公室及廠區廢棄物 依據廢棄物管理規範清楚標示有害廢棄物暫存空間,並針對至存情況統計量化數據。
價值鏈下游 廢棄物處理 清除處理時,依規定上網及申報三聯單,並針對 有害廢棄物處理商進行現地稽核。

廢棄物的產生

2023年聯光通廢棄物總量較去年提升20.7%;廢棄物密集度亦較去年提升43.7%,主要因訂單成長造成原物料進貨量倍增,包材廢棄物與製程廢棄物隨之提升,未來我們將持續追蹤各項廢棄物之趨勢變化,並逐步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率,以減少自身營運對外部環境之影響。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風險評估

隨著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全球降雨分布不均情況已成常態,暴雨、乾旱、洪水之發生頻率與嚴重程度逐年突破過往紀錄,不僅對一般民生用水造成影響,同時也使企業之供應鏈供貨不穩定性、廠區營運中斷風險提升,水資源風險管理已躍升為企業營運不可忽視之議題。
為評估聯光通之各營運據點是否存在水風險,2023年我們採用世界資源研究所的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線上工具進各據點之取水壓力分析,鑑別結果顯示聯光通全據點皆未坐落於高水資源壓力區域,未來將持續逐年追蹤評估各據點之水資源壓力,避免聯光通用水對當地居民及生態造成潛在衝擊。

 

各據點取水與放流水目的地

營運據點 主要取水源 取水集水區 排水處理等級 排水最終目的地 水資源壓力
新竹總公司 第三方的水 寶山水庫 未經處理 竹科污水處理廠 中低(10 20%)
台北辦事處 第三方的水 翡翠水庫 未經處理 內湖污水處理廠 中低(10 20%)

廢水排放管理

在廢水排放部分,為避免製程用水對當地生態造成衝擊,新竹廠區統一委由竹科之甲級廢水處理廠進行水處理,經確認符合當地廢水排放要求數值後排放於頭前溪。台北辦公室僅有生活廢水,不需檢測,由大樓污水管排入所在轄區內湖污水處理廠統一納管處理後排放於基隆河。僅新竹營運據點每年委由環境部提供合格第三方單位進行水質檢測,並依循當地下水道水質標準進行排放,2023年聯光通全廠之廢水檢測數值皆符合當地法規要求,並未有違反當地汙水排放規範之事件發生。

TOP